去吧大师球

爱发电同ID,挂的都去爱发电看

© 去吧大师球
Powered by LOFTER

【苏靖】知乎体:如何看待文忠·真·武皇后梅氏?

 @询 

BGM薛之谦—传说


伦理,爱情,历史,考古,时事焦点,别看题目不正经tag可正经了

如何看待文忠·真·武皇后梅氏??

前几日挖土界挖出来的“无价之宝”都能越过重重封杀登陆央视,大家想来都知道了,此处便不多赘述。

关于此事舆论爆炸,一些“仁义道德”之士直男癌大发,满口毁灭人伦理论强烈要求封杀“七公主”,还有一些激进青年高举真爱无敌论和人权平等论,两派掐的如火如荼,但细细推敲下来,皆有偏颇。

题主就是想听听真的了解历史上的“七公主”和“特梅苏”的人讲讲这段历史和这两个人。

题主算是因为这事儿才开始关注历史的,对圈中大V知之甚少,还请各位知友帮邀。

155857关注    8982评论                    +关注

         邀请回答                               添加回答

----------------------------------------------------------------------------

胡言乱歌&王者凯旋,

不是精分,是如同一人

96K赞同


谢@有人的地方就有琅琊阁 邀。

首先我得说,我挖土这么多年,从读大学开始,细数上下五千年,通晓庙堂江湖事,历史人物可笑的、可叹的、可恨的、可悲的都见过不少,写这个回答,一稿不过几千字寥寥,却心情沉重,久久不能释怀。

【想八卦看热闹的走“我们是个正经的历史论坛”戏看五千年——卧槽,我历史圈也上热门了这个帖子,我真的不是打广告!我们论坛是很矜持的!

然后关于题主在提问中说起的资格问题,我还是要为自己辩白一下,我不敢说自己多了解萧景琰和梅长苏,只是读过现存的关于他俩的所有史料而已,以及前不久挖土界挖出来的重磅炸弹,区区不才,其中也有我的几铲子。


————以下部分为161120一改补充内容————


我第一次知道萧景琰,同大部分知友一样,是因为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里那篇中考必考古文,梅长苏的《雪友》。

——事实上,想想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就分别在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下册,分别收录了林殊的五绝《桂月仲日登九安山感》和苏哲的七绝《过狼山怀霍氏骠姚》,不过那个年纪的我只知道背诗,并不能体会其中意趣,不瞒你们说,我直到高中,为了高考开始接触古诗鉴赏,才知道苏哲的咏史诗写的其实不是霍去病而是萧景琰。

而梅长苏就不用说了,他笔下的古文三大杀器,《胡不归》、《雪庐煮道》和《琅琊十二记》从考试诞生的那天起,就让万千学子午夜梦回恨不得穿回萧梁焚书坑梅。

相比之下,林殊和苏哲这两个人物,就不在常识范围之内了。

《梁史》中对林殊的记载只有短短一段五行:

林氏曰殊者,赤焰军前锋赤羽营统帅也,父燮帅赤焰,母乃宣帝姊号晋阳,少慧,通诗文,善骑射,侍读贤武皇帝,武帝器之股肱,亲之兄弟,十三始随父征,鲜有败者,十五孤兵逐敌千里,全歼,取将首级而返,十六围寇于燕西,三日粮绝而降,殊言素民无辜,解寇而散粮于民。十九为奸佞谗,殁于梅岭,元祐六年昭雪,谥文忠。

至于苏哲,如果不是他写过几首诗几篇策论,《梁史》里连人家的全名都没提。

啧啧,正史就是这么虚伪。

光看《梁史》里的林殊,天生将才,遭奸人陷害,英年早逝,惹人唏嘘。

但是!但是!画风不合的萧梁恰好有个次元不合的存在,叫琅琊阁。

——曾经有著名历史学家断言,如果历朝历代都有个琅琊阁,那么就不存在一系列秦始皇是怎么死的杨贵妃是怎么死的雍正是怎么死的等等历史未解之谜了。

这个琅琊阁实在是神通广大,可以说是集百度知乎微博以及各大门户小说网站于一体,信息来得快准狠不说,还打舆论营销战,简直像从现代穿越回去的。

所以,当有本来路不明的野史《戏说长焰》打上琅琊阁的标签,这本野史的野性就值得挂个问号了。

而《戏说长焰》里是怎么写林殊的?

其实就写了一件事,如果“七公主”真的是七公主,林少帅就是林驸马了。

不过说起来,写这本野史的人,角度实在是很迷:

夸林殊骑射好也就罢了,非得写林殊和武帝年少时随侍上猎,是一对多么亮眼的璧人

夸林殊文武双全也就罢了,非得写林殊背书比武帝背得快,还骚扰武帝背书,结果武帝完不成功课被罚,一边抹眼泪一边抄书,林殊为了把好友哄回来,又帮他抄;

夸林殊志在保家卫国也就罢了,非得写林殊和武帝年少时约定,一同为祁王殿下守江山,甚至还详细写了林殊十三岁首次随父出征的时候,武帝不能同去,二人月夜惜别的场景……拜托,林少帅你马上就要实现你毕生的梦想了,难道不应该踌躇满志兴奋得睡不着觉吗?觉是睡不着的,却是因为“一别数月才能相见,不得君在侧,郁结不得安眠”。

WTF???

祁王:……让你守个江山还要本王搭上个弟弟?这买卖本王不做!

其实以上这些,还算《戏说长焰》里比较正经的内容。

问!题!是!最终得到印证的偏偏是那些狗血加小言的部分【微笑.jpg】,比如朱弓啊鸽子蛋啊纪录片里面都演了,大家可以结合今年永陵的考古发现和几年前根据《戏说长焰》改编的经典电视剧《琅琊榜》观看,我就不多说了。

暂且不论这些细节性的问题是不是都是真的,但是有一个结论总是没错的,就是贤武皇帝和林殊的关系真的非(you)!常(jian)!好(qing)!

而苏哲和梁武帝,在正史里基本没有交集,只有一次同框,就是苏哲设计帮穆王府的霓凰郡主解围,阻止北燕以一个莽汉尚郡主那次,靖王也在场,至于武帝登基之后苏哲的去向,正史中默认武帝讨厌这类阴诡谋士,打发他监军,苏哲自个儿身体不给力没能熬过北疆的苦寒。

而或许是武帝的伟光正形象太深入人心,野史党大概也心虚了……所以只有关于苏哲设计让当时风头正盛的誉王和献王(被废的原太子)鹬蚌相争两败俱伤的演绎,苏哲相帮靖王谋求皇位,从未出现在任何一部古籍里,哪怕是最爱挑事儿的话本。

所以就正史里那寥寥几句话,我们是怎么知道,苏哲在宣帝一朝末期都做了些什么的呢?

问题就出在,野史给出的解释……简直合理得可怕。

比如就拿献王和户部尚书搞出来的那个私炮房来说,野史中完全当个苏哲智囊典例来写的,而正史这个小婊砸,记载了苏哲对誉王诱以私利晓以大义,使其襄助继任户部尚书查案子上表弹劾,然后就跳到了结果,太子被幽禁,誉王急功近利炸毁私炮房,结果东窗事发,涉案的内弟大理寺卿被治罪,誉王也失了圣心。

可以说,正史像是有意略过了一些关键的环节,而在大方向和细节问题上和野史不谋而合,细思极恐。

——白话说就是,哪怕真是同人不是官方,也是内部人士写的同人

虽然这不足以说明野史完全可靠,但是可以为我们的结论假设检验:苏哲在一定意义上于武帝登基有功。


————161105创建原答案如下————


题主其实相当于提了两个问题,一是评人,二是讲故事。

第一个问题,从正史到野史,评断这俩人的书籍文章太多,毫不客气地说,我也都一一拜读过了,有的深有同感,有的嗤之以鼻,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可以把书单列在文末【不过太长了,等我有时间再做这件事。】

这两人的命运曲曲折折,但前者不论作为赤焰少帅、江左盟宗主还是搅弄夺嫡这滩浑水的谋士,后者不论作为韬光养晦的失势郡王,还是拨乱反正的铁腕皇帝,都不可不谓之传奇。

而要讲梅长苏的故事,一如《戏说长焰》的叙事角度,萧景琰处处刷存在感,要讲萧景琰从宣帝朝到武帝朝的历史,梅长苏本身就是感情线索。所以我想换个角度讲这个故事:梅长苏和萧景琰之于彼此是怎样的存在?

关于梅长苏、林殊和苏哲三位一体的事,我在这里就不细细阐述了,对这个问题仍存有疑虑的知友们,可以走传送门:

为什么说梅长苏、林殊和苏哲是同一个人?——胡言乱歌&王者凯旋的回答

林殊真的死在梅岭了吗?——胡言乱歌&王者凯旋的回答

与梁武帝合葬的人到底是谁?——胡言乱歌&王者凯旋的回答


《幼学诗》的《四喜》篇提及,“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而梅长苏和萧景琰的关系,我也想用四个典故来概括:

高山流水卿交醉,

长林阳春白雪归,

十面埋伏心血淬,

塞上胡笳十八回。


——没错,正是梅宗主在《琅琊十二记》里讲过的四个故事。

梅长苏的《琅琊十二记》化用典故,分别记述了江左的十二处奇景和发生在那里的传说故事,不过也有一说,正平十年完本的《琅琊十二记》是梅长苏的回忆录,是借传说写其真实经历。这一说法出自唐朝开元年间的史家石太青所著《江左梅记》,《江左梅记》是石太青用七年时间走遍了他根据考据划定的江左地区,对《琅琊十二记》中提及的奇景一一考证,并收集本地农户、樵夫等交口相传的传说故事写出的。

两宋时期多有词曲化用《琅琊十二记》,这一时期的史家普遍认可石太青的观点并对其进行了补充,其中《记一·响水映月》、《记四·雪惹梅香》、《记五·醉美人》和《记八·枫渡长歌》分别对应苏靖二人的四件往事的观点就是这一时期的史家提出的。


高山流水卿交醉——响水映月

长琴山有一眼名泉叫映月泉,每天月亮的倒影映在潭中的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时辰,夜深人静的时候,山泉水冲击潭中卵石,声音时而清脆悦耳,时而沉郁浑厚,自然天成的美妙乐声。

《记一·响水映月》写的是两个少年的友情,他们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在泉边读书练剑,交换着日后并肩作战、为国效力的理想,后来其中一位少年远行,另一位少年不过迟了几月,却等来了伙伴牺牲的噩耗,留下的少年带着两个人的梦想出生入死,最后成了名将衣锦还乡,这夜映月泉叮咚奏响,两鬓斑白的将军在泉边舞了伙伴留下的唯一遗物佩剑,怀念着高山流水曾遇的知音,后来这映月泉便成了友情的见证,常有一对对挚友携手来结拜。

……这故事里有一些说是巧合实在很勉强的细节。

比如留下来的那个少年让伙伴起了个外号叫“水牛”。

比如远行的少年痴缠着伙伴要鸽子蛋大小的卵石,要水底被冲击得光滑剔透的那种,伙伴答应下水帮他去找,后来找到了,少年却再也没机会拿到了。

比如最后衣锦还乡的将军的台词是,“我绝不会让权势动摇我的本心,但我仍希望,你能一直在我身边。”

他们生前从不曾对对方直言对这份友谊的珍重,唯有这高山流水见证了少年远行前不忍直言的告别,和将军最后的这句不舍。

想想萧景琰和林殊,他们分别的时候正是十几岁叛逆的年纪,估计也碍着面子,鲜少对对方说些“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之类肉麻的话。《戏说长焰》里林殊和萧景琰也只是别别扭扭地说些,原本约好了一起上战场,现在不得不分开真是不爽一类的话。

言豫津在《余忆童稚时》里都表达过不解,他和萧景睿十几岁的时候,还议论过谁家的郡主温柔,谁家的小姐漂亮,怎么林殊哥哥和景琰哥哥那时候好像更喜欢两个人腻在一起?

不知萧景琰在得知林殊的噩耗的时候,又对什么倾吐了对挚友的怀念呢?

林家和祁王出事以后,萧景琰再回到破败的林府和祁王府时,又有什么为他奏响一曲高山流水呢?

-----------161125二改分割线补充梅特苏令人发指的双标----------


梅长苏这个人,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说,那就是一杰克苏。

小时候林殊在金陵城就是人见人爱,宣帝朝的起居注提及懿慈庄皇后最喜欢他,甚至胜过喜欢自己的几个亲曾孙;沈复关于后魏晋时代风物的著作《秋声赋》中说“林郎每行,妇人以果掷之满车”,说起来,林殊还算是沈复的亲师兄,他俩都曾师承当时的大儒黎崇老先生;还有个历史留名的迷弟萧景睿,萧梁著名的纵横家言豫津在《余忆童稚时》里面提到过萧景睿从小最喜欢跟在林殊哥哥后面。

后来“江左梅郎”登琅琊榜首,名冠天下,普天之下迷弟迷妹不胜其数,近的有个女下属,又漂亮又能干又喜欢他;远的有个青梅竹马,志趣相投而且对他一往情深;近的有个基友琅琊阁少阁主,经常互相嫌弃但绝对靠谱;远的有个兄弟禁军统领,不时智商掉线但武力值助攻力都满格;还有若干新旧下属,皆以梅宗主为偶像……至于想利用他夺嫡的誉王献王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那位女下属的名字已经在历史中遗失了,只有《江左异志》里面提到过这位姑娘才华横溢,琴技绝世,还会易容术等一些江湖上的旁门左道,对梅长苏死心塌地,甚至自愿献身,易容入天牢顶替旁人,不过具体是为了成全梅长苏的什么设计、顶替的什么人就没有记载了。

梅宗主跟琅琊阁少阁主蔺晨很有意思,这俩人喜欢以叙事诗的题材互怼,梅长苏管蔺晨叫“白头翁”,蔺晨反怼梅长苏是“痴人”,留存下来的只有六首《白头翁》和八首《痴人狂》,分别以旁观者的角度写一个为老不尊的白头翁和一个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痴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暗讽对方看不透,想不开。

其实真的很有小男生斗嘴的即视感……

比如《白头翁》第二首,梅长苏笑话蔺晨都一大把年纪了,还玩“喜欢他就欺负他”那一套,用树枝子编了个丑不拉几的孔雀尾巴要绑人身上,吓得心上人满院子跑【心疼蔺鸽主的爱人……】。

扭头蔺晨就对了一首《痴人狂》笑话梅长苏大度地给心上人作了媒,结果婚礼当头只能烧请柬泄愤,事后心上人来问为什么没出席婚礼,就一脸“好气哦但还是要保持微笑”谎称没收到请柬,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一点也不坦率。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算满满的都是爱啊……

正平十年到正平十三年,鸽主多次出入金陵为武帝治病,正平十三年,武帝驾崩以后,鸽主终生再未入金陵,哪怕祭奠故人,也只在城外梅林小停。

琅琊阁与朝廷的最后牵扯,是武帝驾崩十年以后,萧庭生上琅琊阁,鸽主没有见他,写了最后一首《痴人狂》给萧庭生,回去以后萧庭生便还政于文帝,云游四方去了。

原诗的内容已不可考,但文帝的起居注提及,摄政王给文帝的辞别赠礼,是梅长苏在元祐六年赠予他的手书“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鸽主的具体过世时间已不可考,但起码从正平十年梅长苏过世以后,鸽主又帮他看顾武帝的身体,又帮他点化摄政王,至少多操了十三年的心。

不过鸽主也是一口老血……梅宗主留下的浩如烟海中但凡提及鸽主都是“白头翁”“那个为老不尊的”之类的称呼……连句“挚友”“友人”“故友”一类的称呼都不曾用过。

宣帝朝末期的禁军统领蒙挚也是差不多的待遇,这人还是赤焰军的旧人,也是梅长苏回金陵之前,便与之通信的故人,宣帝的起居注记载,元祐六年宣帝怀疑梅长苏就是林殊,召他入宫的时候,还特别令蒙挚休沐三日,临时把统领禁军的指责交给了旁人,蒙挚后来却直接抗旨站到了宫门外面等着,好像如果里面有什么动静,不惜冒着谋反的罪名也要冲进去似的,就是对这么一个舍命相待的兄弟,梅长苏要么尊称“蒙大统领”,要么直呼其名“蒙挚”,又或者最亲密的不过几句“蒙大哥”……

曾被梅长苏记为“挚友”“友人”“故友”的,只有萧景琰一人。

贞平二十六年,大概是梅长苏刚刚“整完容”能动弹的那段时间,曾有自嘲诗留存下来“友人相见不相识,飞马踏花雪留香”……

贞平三十年,《江左异志》记载梅长苏在山里教飞流辨认榛子,下属黎纲称其博学,梅长苏脱口而出“挚友甚喜之”……

元祐三年梅长苏成功扶植北燕六皇子上位,北燕六皇子曾以一鸽子蛋大小的夜明珠相赠,梅长苏却推辞不要,说“见之如见友人,徒增伤感”,六皇子问友人是不是已经不在了,梅长苏说“不得见”……

如此双标,令人发指。


-------------以上二改内容结束,回到正文------------


长林阳春白雪归——雪惹梅香

雪惹梅香,顾名思义就是早春的梅花落了,染香了残雪,因为江左有处梅林,梅香浓郁,绕梁旬日而不觉,是以层层梅花落了,多日不散的香气却芬芳了残雪。

《记二·雪惹梅香》记载的传说是雪神和梅花仙子的爱情故事,玉帝见梅花仙子美貌,便改了雪神的命格,使其在神魔战中大伤元气,下凡渡劫,并趁机强占了梅花仙子,梅花仙子宁死不屈,私自逃离天宫,却遍寻三界找不到情郎,梅花仙子分别向风神、雨神和雷神打听雪神的下落,雷神说雪神私通魔怪,在十八层炼狱服刑;风神说雪神元神已灭,不入轮回;唯有雨神缄默不言。

梅花仙子没有放弃寻找,最后到了这里,玉帝震怒,便抽了梅花仙子的仙身,使其再不能回天界,梅花仙子便化作了这一片梅林,依然等着不知踪迹的情人。

梅花仙子没了仙身,这片梅花林本不能长久,然而每年冬日落雪以后,梅花林却一年一年繁茂起来。

故事的结局说,其实梅花仙子一直不知道,雪神高尚强大的元神,就连玉帝也不能毁灭,雪神成了雨神的一部分,只有每年冬日能出来与情人团聚,这雪中久久不散的梅香,就是他们深情的见证。

这个曲折而温情的爱情故事,一个傻等,一个痴情,倒是绝配。

而萧景琰也傻,梅长苏也痴。

曾任悬镜司掌镜史的夏冬的手札,后人命名为《明镜高悬》,其中详细记载了夏江获罪的经过,里面提及靖王是在林殊的副将卫峥被救出之后,才得知梅岭惨剧的全部经过,恸哭“小殊再也回不来了。”可见靖王一直抱有林殊可能存活的希冀的。

《正平往事》里萧庭生提到,真相大白以后,萧景琰曾说过“念及往事,种种类殊,不察,实是疏忽”这样的话,可见苏哲确实露出过破绽,或许是林殊才有的一些小习惯,或许是只有萧景琰和林殊知道的一些小秘密,在心怀期冀的情况下,说萧景琰完全没有起过疑心,好像也说不过去。

《监国志》中说,元祐六年,萧梁四面受敌,梅长苏拖着病骨自请监军,萧景琰承诺若是苏先生的大夫【虽然史料中未明说,但极有可能是指鸽主】亲口保证苏先生的身体条件足以熬过北境的苦寒,他就下旨同意苏先生随从监军。

其实他说出这样的话,基本就是默许梅长苏去了。

但是,萧景琰当时是真的没意识到,这一次可能是真正的永别吗?

而梅长苏那边呢?

武帝的起居注里有一段苏哲阵亡,蒙挚凯旋之后,蒙挚和武帝的对话,这段很长,武帝这个武将出身的皇帝,绝口不问仗怎么打的,反倒是苏先生的事从出征到牺牲问得很详细,其中有几句话原本出现的莫名其妙,和上下文不是太衔接,大概意思是武帝这份赤子之心乃是大梁之大幸,至于其他的阴险龌龊便由旁人替他背负了。

起居注里写的含糊,有的历史学家解释这纯粹是蒙挚表忠心的话,有的历史学家解释“阴险龌龊”是暗喻党派斗争,若是武帝不好平衡,蒙挚愿意帮他出头。

如今想想,这几句话倒像是梅长苏在解释为什么不曾对萧景琰表露他就是林殊的身份。

正如很多后人所认为的,苏哲这样的阴诡谋士应该是武帝最讨厌的一类人。

那么他的挚友林殊,肯定也对这种人喜欢不起来,而他自己变成了这样的人回来,看到挚友还是十几年前的模样性情,心中定是五味杂陈,要为靖王背负夺嫡路上不见血光的暗斗,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梅长苏是不信任萧景琰的能力吗?

靖王十二年的军功可不是一个莽汉能立下的不说,蔺晨的第五首《痴人狂》就表露过靖王绝非没一点手段,单纯痴人关心则乱的意思。蔺晨都相信的事,梅长苏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更何况朝局清明,单靠帝王铁腕可是做不到的。

所以,这俩人实力演绎双向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天生绝配。

哪怕刚开始不知道苏哲就是林殊,哪怕再不喜欢谋士,萧景琰还是信任苏哲的,以至于一些萧景琰起过疑心的点,苏哲或许解释过,或许避重就轻过,萧景琰都信了,接受了,放下了。

就连最后知道了之前被骗过那么多次,听出了梅长苏诀别的口气,萧景琰还是信了梅长苏那句“当然”放他上了战场。

要知道临行前,两人在烽火台上话别,萧景琰为了让梅长苏回心转意,连类似“十三年了,只是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帝王权势必不撼动本心,唯愿有你在侧,共看天下清明”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这对一个从襁褓里就被竹马占下,一辈子只谈了一回没结果的恋爱的大龄单身男青年……是多有难度的情话啊……

然而诚如梅长苏所言“此役主帅的不二人选,林殊也”。

林殊便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萧景琰成全了林殊。

梅长苏对萧景琰,则像对一件丢失已久的珍宝,有朝一日失而复得,惊喜于别说瑕疵,居然连蒙尘也不曾。

他自惭自己已经沾染尘埃的手,不配再捧起这珍宝。

而他又严严实实地护着这珍宝,直到把这珍宝托到了他力不能及的高度。

这份痴念,惹人动容,亦惹人唏嘘。

这俩人,也是一个傻,一个痴,当真是绝配。


十面埋伏心血淬——醉美人

美人潭是江左最大的内陆湖泊,醉美人是一种酒,背后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酒美,却剧毒,喝下能与幻觉中的心上人互诉衷肠,于幸福中死去。

故事就不详细说了,因为跟故事本身投射的那件事,情节几乎一模一样。

就是元祐六年宣帝出于某不可知的理由宣召苏哲入宫,萧景琰为苏哲挡下毒酒的事。

这事是否是事实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在宣帝的起居注里,只记载了宣帝临时令蒙挚休沐,宣召苏哲入宫,意欲用毒酒处死苏哲,最后却不了了之的事,并未提及武帝。

然而御旨的案簿却有当日宣召武帝入宫的记录,不过宣帝和苏哲、武帝交谈争执的内容,而宣帝为何意欲秘密处死苏哲,武帝为何忤逆宣帝,最后宣帝又为何不了了之等等详细内容皆已不可考。

其实按时间看,当时誉王和献王已经倒台,靖王入主东宫,形势大好,所以有一些史学家分析,苏哲得罪的人抓住了他的把柄,呈到了御案上,宣帝一来对被人操纵龙颜大怒,一来也是为了江山稳固,才帮武帝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如今看来,却更像是苏哲的真实身份被宣帝发现了,毕竟在赤焰案昭雪之前,这属于皇家丑事,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起居注上记得含含糊糊,而太子被宣进宫的御旨只记录在了案簿上,却没有其他的记录。

萧景琰和梅长苏,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经历过两次生离死别,这于真正腥风血雨的沙场和杀人不见血的朝堂中淬炼出来的爱情,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

赤焰逆案,他们分离了十二年,梅长苏面目全非回来,因为赤焰旧恨顾不上谈情说爱,萧景琰和梅长苏的战场,从沙场转到朝堂,宣帝、悬镜司、誉王、献王,十面埋伏。

靖王上位,又遇上萧梁边境多起狼烟,大渝、北燕、夜秦、东海,又是十面埋伏,梅长苏拖着病体北抗大渝,又险些把命交代出去。

这样的刻骨铭心,单纯用爱情来形容,已经太浅薄了。

正如梅长苏在《记五·醉美人》的最后说的,命运总是让他们二人分离,但两个灵魂交融在一起,已经再没有什么能把他们分开了。


塞上胡笳十八回——枫渡长歌

长林渡的故事,梅长苏的《琅琊十二记》里面单纯写了一个渡口军妇送郎出征的寻常故事,我下面把沈复的《秋声赋》里写的贴过来。

金陵城北,扬子江畔,萧梁最大的渡口扬子津是北上的必经之地,渡口摊铺林立,往来络绎不绝。

元祐六年,大渝兴兵十万,偷袭北境,北燕五万大军直入河套,逼近潭州,东海水师侵扰临海诸州,青冥关外,南楚增兵十万与南境守军对峙,隐隐形成合围之势,得之可得天下的江左梅郎,佐主帅原禁军统领蒙挚,领兵北上,退兵大渝,整编北境驻军,重铸大梁北境防线,陛下赐名“长林军”。

当时尚未登基的武帝萧景琰亲至扬子津相送,色艳如火的太子朝服,与清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朝阳交相辉映,他亲手将擦得锃亮的头盔戴到梅长苏头上,看那人略显苍白的病容被头盔遮去了大半,凸显出硬挺的鼻梁和细长的眼睛。

梅长苏弓着背,抬起脸,从一个非常近的距离凝视着萧景琰湿漉漉的鹿眼,脸上被晨光映成金色的绒毛和微微颤抖的樱唇,他的眼睛留恋地逡巡了一遍又一遍,像是要狠狠刻在心里,融入灵魂,生生世世都不忘却。

深秋萧飒的寒风吹落了两岸的红枫,泣血的枫雨中,那赤金和艳红的身影竟给人一种交颈痴缠的错觉,像是要相偕飞去,远远看去真像一对天作地合的璧人。

是有诗云《长林赋》:

人言江左有梅郎,济世惊才谱绝唱。

谈笑往来麒麟将,一曲飞龙功名藏。

长河红遍忠血当,霜林尽染赤心扬。

红颜一面怎堪忘,相见无期两茫茫。

这个故事一直被当成传说,直到最近的考古发现印证梅长苏、苏哲和林殊三位一体,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才开始探讨。

胡笳十八拍的典故是文姬归汉,梅长苏却用它写了一个送别故事,其间意味颇有深意,暗示了游子归人的结局。

啧啧啧,其实这里看看,曾经为自以为殊琰和苏靖的BE流过的泪通通都白流了,不管中间如何曲折,梅宗主早在这里就对后人暗示了HE的结局。


而其他的八个奇景传说,是否与梅宗主的真实经历有关,是否与苏靖之情有关,仍需考证。

不过就算单凭这四个——这梅宗主的脑洞也是够大的……这蒸煮自己写的同人,在下深表敬意。


梅长苏和萧景琰,踩过荆棘,跌过深沟,哪怕后来两人重逢了,肩并肩走过夺嫡和平反昭雪的漫漫长路,也绝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野史里的寥寥几笔,恐怕也写不清苏哲为夺嫡动了多少心思,他们面临过多少生死难关,多少次亡羊补牢。

《明镜高悬》里简单几笔,不过是叙述了一下从靖王被夏江构陷到反败为胜的经过,但当时情形的险峻,恐怕绝非等闲。

但萧景琰“傻”得不惜与苏哲翻脸也要救卫峥,而梅长苏“痴”得妥协同意了。

还有萧景琰整整十二年里,连梅岭具体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就能一直坚信赤焰案有冤情……

梅长苏看着萧景琰为林殊落泪,仍不得不强压下心头刀割的痛劝萧景琰继续忍耐……

……

不管兜兜转转多少年,他俩的初心其实都不曾动摇。

别说这两人一辈子没空谈恋爱,这难道不是在谈恋爱吗?


高山流水遇知音——与卿交颈醉酣眠

长林阳春白雪归——初心不改情不移

十面埋伏心血淬——大爱淘尽始得真

塞上胡笳十八回——我寄真心如明月


他们是挚友,是爱人,守护着彼此不改的初心,化为梁武帝和江左梅郎的传说守护着这份独一无二的真情,叫苏靖。

他们这份传奇的爱情,刻入了梁武帝治下的清明河山里,留在梅长苏笔下的字字句句间,梁武帝的丰功伟绩,江左梅郎的传奇人生,统统都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千年后会有人从传说里,借月光是谁在哭泣

雨停了雷鸣后原来是你,我化成传说守护你

我们后人能隔着千年窥见一丝这至死不渝的真情,已是万幸了。


执笔:王者凯旋

划重点:胡言乱歌


创建于2016/11/0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上个月写了六篇,这个月要争取写七篇

墙头太多,一一翻牌子

写知乎体写上瘾了,就像写论文一样。

抛开这个掉书袋球不看……结合文头题诗【这几句才真是一用典的简单堆叠,韵律味一概未经推敲,枉称为“诗”】,结合BGM,想看各位看官评论阅后心中所想。

by球

2016/11/28

评论 ( 32 )
热度 ( 467 )
  1. 共9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TOP